讲好中国故事,中外文学爱好者共同品鉴《诗经》
----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自创品牌项目“文学沙龙”系列活动之文学课堂第四期成功举办

 

“文学沙龙”系列活动是我中心于2016年创建的自主品牌项目,旨在通过“文学课堂”、“走进法国”、“请进中心”、“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”等系列活动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中华文化。

 

2017年3月29日晚,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主题为“中国诗歌史源头之《诗经》(上篇)”的 “文学课堂”第四期活动,此次活动为“文学沙龙”之“文学课堂”在2017年的第一场讲座。80多位法国听众参与了本次沙龙活动,在讲座过程中和讲座结束后,听众与主讲人积极交流互动,反响热烈。

 

在进入主题之前,主讲人巴黎索邦大学博士生吴湜珏珊首先提出了“在春天读诗”的概念,循序渐进地带领法国听众上溯到了中国上古时期的第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》。其后,通过两个基本问题的提出,即“为何研读《诗经》?”与“《诗经》是一部什么样的诗集”,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将这部高悬于象牙塔之上“阳春白雪”请下神坛,使法国听众对《诗经》中的“风、雅、颂”等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。主讲人结合儒家经典《论语》中对诗经的评论如“不学诗,无以言。”、“诗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”突出了《诗经》的政教作用以及孔子以“诗教”为核心的文学观念。最后,针对《关雎》一诗,主讲人为大家提供了三个汉学家的翻译版本,并邀请听众在下次活动“《诗经》下篇”中,一同品读此诗中的言辞之精妙与思想之深邃。

 

讲座结束后,法国听众纷纷表示,中国先秦文学语言晦涩难懂,对中国人而言都高不可攀,在缺乏法语研究翻译资料的情况下,法国人更加无从下手。而此次活动能够把中国上古时期的诗集用法语进行解读阐释,其间穿插了很多中国故事和文化知识,更显妙趣横生,使听众更有意愿了解《诗经》,进一步品读《关雎》这首诗。很多听众对此诗的翻译都提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。主讲人也在讲座之后接受了诗歌爱好者的采访,针对中国诗歌的诸多核心问题进行了解答。有听众反映,在巴黎其他中文学习机构找不到类似活动,“文学沙龙”为文学诗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与交流的平台,使法国人可以更加高效地走进中国文学之精髓与中国文化之要义,希望能够将此系列讲座长期开办下去。大家对4月26日的《诗经》下篇以“诗、乐、礼之关系”为主题的讲座表示了很高的期待。

 

“文学沙龙”为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在海外首创的品牌项目,旨在为中法听众介绍中国文学中包罗万象的文体流派与经典作品。应听众需求,从2017年,文学沙龙活动将进行全程拍摄,讲座视频将上传至中心网站,使不能到场的听众也可以随时跟踪课程。

 

撰稿:吴湜珏珊
摄影:李欣铭

信息

 2017年3月29日晚19:00 

 

图片库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