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初五,“云”赏端午
端午节是中国夏季最隆重的节日,与春节,清明节,中秋节并称为中国传统民俗四大传统节日。端午节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,传承千年的文化精神,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中国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节日。
端午节的起源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,古时候人们为防蚊虫毒害,每年仲夏举行祭祀水神的活动,用时节生产的菰叶包裹的五谷制作香粽,投入江中,表达对水神对敬畏,祈求夏季风调雨顺,年年平安,粽子成为了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。
端午节还是追悼先贤,弘扬爱国情怀的节日。战国时期,爱国诗人屈原因所在诸侯国的国都沦陷,为表忠诚毅然投江,百姓营救未果,于是投粽给鱼虾来保护屈原,从此每年5月5日这一天,人们将端午节习俗和纪念屈原相结合。
端午是家庭团聚的日子,每逢端午,家家户户都会聚在一起,动手制作传统食物——粽子,并将美味的粽子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,共度佳节。
端午节习俗主要有赛龙舟、采草药、吃粽子、放纸鸢、佩香囊等,内容丰富多彩,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民俗内容和细节上的差别,这些节俗围绕着祭龙、祈福、攘灾等形式展开,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、辟邪除灾的愿望。
请大家跟随视频一起来感受端午节的浓厚节日氛围吧,祝您端午安康!